【信息来源:】
【信息时间:2022/03/07 阅读次数: 】
2022年元旦春节期间,我省紧紧围绕“守住钱袋子·护好幸福家”主旋律,省、市、县(区)、街道(乡镇)、社区(村屯)五级联动,26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,充分调动新闻媒体、金融机构、教育机构、社会群体等多方力量八仙过海、各显其能,共同参与到防范非法集资宣传“大合唱”中来。通过创新宣传方式,制作公众喜闻乐见、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,提醒公众“过节也要警惕非法集资,骗子无时不在”,切实提高公众防范意识。
一是针对节日特点,精心制定方案。针对中国传统节日亲戚朋友聚会多,口口相传推荐好项目、好产品引发非法集资风险大的特点,辽宁省精心筹划并制作了“守住钱袋子,警惕熟人杀”为主题的动漫视频,用真实案例进行简单直接、有针对性的宣传警示。元旦春节期间,辽台卫视频道、都市频道、体育频道、北方频道、影视剧频道、生活频道、青少频道等7个频道在黄金时段轮播公益广告。
二是强化协同联动,形成工作合力。各成员单位结合工作职责制定本领域、本条线宣传计划。交通部门将宣传工作深入到载客车辆上;宣传部门充分利用北斗融媒、微信、抖音、快手等新媒体;卫生部门将宣传工作广泛覆盖,上自省级大医院下到农村小诊所;公安部门将非法集资宣传工作嵌入到反电信诈骗宣传中,两者巧妙结合,事半功倍;检察系统做优网宣、深耕线上,一线办案人员自编自演防范非法集资情景剧进行网上宣传;金融监管部门通过行业协会、省行统一部署,将宣传内容直接下发至一线各个网点。
三是用心用脑用情,拉近宣传距离。在宣传方式、内容上突出城乡特色化、差异化。在农村的宣传突出通俗易懂、喜闻乐见,将宣传内容像“年货”一样播撒到节日的各个角落,时时处处提醒公众护好钱袋子。农村大集、村委会、村口等地处处可见“春节期间防火、防盗、防非法集资”的警示标语。农业农村宣传工作组针对农民合作社风险点印制了《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单》,张贴在各村村务公开宣传栏,确保广大农民人人知晓,对农牧场、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宣传走访,排查非法集资风险,通过现场交流,提高防范意识。
四是同步宣传普法,解读处非《条例》。在通过典型案例剖析、投资风险教育等方式,提醒公众避免成为非法集资的受害人的同时,也通过法律政策解读警示公众不要成为非法集资的协助人。有针对性地对处非《条例》第三十一条“对非法集资协助人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”等内容进行重点解读。全省共发放宣传手册等近百万份,重点提醒公众:回家团圆是好事,衣锦还乡是喜事,不忘关注孩子金钱的来路,是否进行了网贷,是否扮演了非法集资协助人的角色,从另一个角度守护幸福家庭。